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职场脱口秀|节日强制安排加班,除了硬刚还能做些什么?

职场观察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3-04-07 16:34 {{clickNum}}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青


  就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一则疑似“中国电科清明节强制加班怒怼领导”的相关聊天记录在网络上传播,迅速引发热议。

  据网上聊天截图显示,事情起因是软件开发事业部的一名员工陈某,因领导安排清明加班而暴怒,将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怨气一并发出,并引起了部门同事的集体共鸣,纷纷要求辞职。

  尽管涉事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声明称,网传微信群聊天记录所涉单位和人员,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随后,当地工会组织和劳动监察部门也介入调查取证。

  为何一则“聊天记录”能引发“打工人们”的集体共鸣甚至是公愤?究其原因,首先是“太过分”。

  据聊天记录显示,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无视法律规定,多次要求员工超时加班。而此次清明假期,在员工明确以沉默表态“不愿”加班之后,强行指定人员“被自愿”加班,即便是支付加班费用,也同样违反了协商自愿的原则。如果情况属实,是典型的违法行为。

  然而,从对话中看,该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匮乏,丝毫不顾及职工劳动权益,将超时加班这一违法现象视为惯例,这种行为令人心寒。

  其次,是“不能忍”。与很多为了保住饭碗、忍气吞声的打工人不同,该起事件中的这位员工态度非常“刚”,不但慷慨陈词,还在上级领导出面调停时,揭露公司的管理弊端。

  然后,是“真扎心”。众所周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容忽视。然而,尽管有法律保护,有政府部门的三令五申,但是,诸如超时加班这一类违法现象依然在职场中高发,“996”、“白加黑”、“5+2”甚至被很多企业视为理所当然,这背后既有企业的强势、打工人的无奈,也有监管的缺失、制约的不到位,所有的这些“痛点”能否得到解决,关乎于广大基层劳动者对于公平与正义的期待。

  我们必须提醒企业的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人”。将“人”视为机器,进行长久的加班,这是对劳动者本身的不尊重,更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事实上,这起事件也表明,员工长期在加班环境下工作,最终企业收获的,一定不会是想要的结果。

  当然,打工人的尊严与权益,应该由法治和文明来守护。遇到这种类似的情况,除了“硬刚”,还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一职等你

顶部